她是民国最后的名媛,拿英国国籍却甘愿为中国而死,穷极一生只为中国代言
在当下中国,尤其是年轻读者群体中,韩素音这个名字显得有点陌生,但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她的名字风靡整个中国大陆。作为海外友好人士、记者与作家,关于她的报道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政要人物的合影曾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官方媒体上。另一个令她名声大振的缘由则是她和周恩来之间的私人友谊。
世界华人周刊特约撰稿:桑宜川
加拿大华裔学者
每年到了岁末,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从书柜里抽出一大摞旧影集,似乎已成习惯,翻开来看看,品味过往的人生岁月。多年前内人帮我整理出的一本大学影集,将我的视线留驻在一张业已泛黄的老照片上,那是上世纪1978年初春的一个午后,韩素音女士借回故里探亲之机,来到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作学术演讲的场景。
那年那月,校园里涌进了历尽“文革”磨难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77级莘莘学子,我亦有幸忝列其中。彼时图书馆二楼演讲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师生,尤以外语系、中文系、政教系的同学居多。还记得韩素音女士素颜布衣,温和儒雅,娓娓道来,讲述了她在成都和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她的文学之路,她对夏珍珠(Pearl Buck)小说人物形象的解读,她在北京与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邓小平、胡耀邦等政要的交往佚事,以及去国万里,永远也抹不去的那碧落黄尘间的故国情丝与缱绻乡愁。这是我平生初次见识名家的风采,知道了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不仅大开眼界,而且受益匪浅,至今还恍然如昨。
韩素音与父亲周映彤
韩素音原名周月宾,谱名周光瑚。父亲周映彤出生在四川成都近郊的郫县,是清末第一代庚款工科留学生,学成后回国,成为修筑铁路的工程师,多年辗转于华北及西南诸省。母亲玛格丽特是比利时弗拉芒人,出身贵族家庭。
韩素音生于河南信阳,虽为混血儿,但自幼跟随父母,在成都和北京长大,1933年在司徒雷登任燕京大学校长期间考入医科预备系,与民国大家闺秀郑念、梁启超之女梁思懿、乔冠华前妻龚澎皆为同班同学。1935年秋,获得奖学金(庚款留学经费),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留学,从此对文学产生兴趣,谱写出她的人生绚丽诗篇。
1928年韩素音(左一)全家福,北京
她晚年多次返回故地寻根,探亲访友。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之后,韩素音女士于2012年11月2日在瑞士洛桑家中去世,享年96岁。其时,我曾为她写过一首纪念小诗,辑录与此为念:“巴山蜀水有传奇,陌上花开出素音。最是惊鸿鹅毛笔,岁月沉香风雅吟。”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几位世家名媛相继去世,“名媛”一词已几乎成为绝唱,令人唏嘘不已。如今,能够享有这样尊贵称谓,并受到广泛认同的女性还有郑念、杨绛、张充和等从民国走来的最后几位名媛。
韩素音
01.
空谷幽兰,从民国走来的最后几位名媛
回望历史,郑念于2009年以94岁高龄在美国华盛顿仙逝,她留给人间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其细述“文革”时期的回忆录《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她是1949年后红色政权唯一劝留,而且倚重的外企,美孚石油在中国大陆的总经理,但在“文革”中却被当作外国间谍,身陷囹圄,受尽残酷迫害,九死一生。上海学者朱大可先生曾评论她“有着一个比古瓷更美更硬的灵魂”。诚如斯言,读者或可从文本中读到一位优雅、坚毅、高贵的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生而为人的尊严,以及守望普世价值的风骨,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瞩目。
郑念
2015年,在美国康州还走了一位张充和女士,在海内外引起许多人追思与怀念。她被誉为“真正的民国大家闺秀、最后的才女”,享年102岁。她是张氏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位,两位姐夫周有光、沈从文乃是著名学者和作家。不仅如此,她还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一代宗师的文友。诗人卞之琳的那首《断章》就是特意写给她的,其风雅的意趣不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言之凿凿,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这些名媛大家不仅秀美温良,而且工于词赋,琴棋书画俱佳,恰如现代中国历史画卷中的人物,缺少了她们,山水之间的天色都会黯然无光,因为她们的一生都是美丽的传说,文化中国在当代的历史亮点。
张充和
今年去世的文学前辈杨绛女士,享年105岁,乃钱锺书夫人,与夫君举案齐眉,琴瑟相合,既是作家,还是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论学养,论知性,论人品,论风骨,她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一座丰碑,不知今后还有谁能够超越她?
杨绛
02.
韩素音,芬芳不散的迷迭香
作为观照,韩素音亦是一部传奇,她的人生舞台延伸到许多国家,显得更为辽阔。作为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写作超越了个人讲述的范畴。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韩素音很可能是唯一能用优美的中文、英文和法文写作的作家,其文笔优美,构思独特,从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变迁,从东方到西方,从都会到乡村,从洋人到乡民,从官宦到黑帮,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不被其写入作品。
为毛主席立传
在当下中国,尤其是年轻读者群体中,韩素音这个名字显得有点陌生,但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她的名字风靡整个中国大陆。作为海外友好人士、记者与作家,关于她的报道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政要人物的合影曾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官方媒体上。另一个令她名声大振的缘由则是她和周恩来之间的私人友谊。她曾担任过周恩来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之间“特使”。
纵观她的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共计出版过24部文学书籍。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法文写成的作品就像一个个视窗,为西方读者了解“红色中国”提供了参照,在冷战时期,客观上帮了中国的大忙。或许可以说,1949年之前“红色中国”的形象主要依靠美国记者兼作家爱德加•斯诺的作品在西方传播,之后则仰仗于韩素音的系列文学作品建功,包括《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应非妄语。作为回报,韩素音生前曾经无数次被当作国宾,享有中国政府的最高礼遇。令人遗憾的是,晚年及身后事却倍受冷落,读书界也几乎遗忘了她。
《周恩来传》(Eldest Son:Zhou Enlai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1994)
其实,长期以来中西文坛对她都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外国读者较早接触她的作品,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法国、西班牙妇女曾一度把她的小说作为随身携带的流行读物,与口红胭脂并列,放入精致的手袋。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读毕她的第一部小说《目的地:重庆》(Destination Chungking)后更称“花一小时阅读她的小说所获得对中国的认识,比在那儿住上几年还要多”。由此可见,西方读者将韩素音的作品视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契入点,虽然无法认同她后来在几本传记中对中国政治人物以至文革“歌功颂德”的文字。
由于多年的教化,国内读者普遍赞扬韩素音是一位情系党国的海外华裔作家,然而撇开与政治关联的论述,国内文学研究者对其作品依然兴趣缺缺,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其去世时国内官媒缺少应有的文字报道即可看出,几乎是刻意遗忘了她。无论站于中国或西方立场,读者似乎都无法摆脱一个被政治化了的韩素音,当然所谓“政治化”未必不是作家个人创作理念的实质体现,只不过我们更乐意相信,在这个长年游走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女作家的笔下,其实也有其内在的人文风景,及知性的表达方式,例如她的情感经历,以及自身一路走来所历经的风霜。
《目的地:重庆》 法文原版
03.
韩素音的三次婚姻,比她的小说更传奇
韩素音于1938年归国,计划去时称“抗日堡垒”的武汉。在从马赛到香港的海轮上,遇上生命中的第一任丈夫,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唐保黄,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的侄子。两人一见如故,唐与她谈起抗战话题,表示不惜为拯救祖国而捐躯。唐的慷慨男儿气息深深吸引了韩素音。于是他们相爱了。就在这年中秋节他们举办了婚礼。这段开始甜蜜、后来苦涩的情感经历,成为她此生中最不愿回首的内心痛楚。这是因为在婚前缺乏真正了解,婚后不久两人的感情就出了问题。唐反对她去做救护工作,要她做一个本分的家庭妇女。其实在那样的年代,这基本要求乃是人之本善,并无大错,关键是娶了这位知性达观,读过洋书,不甘于做旧式妇女的韩素音。
韩素音为了寻求精神寄托,1940年收养了一个女婴取名蓉梅。“蓉”乃成都别称,或许是纪念她自己在成都度过的幼年岁月,她为之写下不少日记、回忆片段,藉以自我慰藉。在这期间,她还写出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并寄给成都助产学校的修女玛利安,请她协助修改。1941年夏,玛利安把韩素音写出的文稿带到了美国。1942年末,韩素音的《目的地:重庆》英文版出版。就是这本书,激励她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但也正是这本书,触怒了夫君唐保黄。唐斥责她不守妇人本分,写书抛头露面,甚而因此为由,经常羞辱和殴打她,夫妻感情日渐恶化,同居一室视若路人。
1947年,英国Brighton,韩素音与哥哥、养女蓉梅及侄儿
其时,唐被民国政府外交部聘用,前往驻英国大使馆履职武官,韩素音随丈夫前往。1945年唐回国参加即将爆发的内战。她没有同丈夫一道走,继续留在英国攻读医学专业,1948年毕业于伦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返回香港从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47年唐死于东北战场,韩素音终于结束了这段长达10年的不愉快的婚姻生活。
韩素音将1949年前的经历,后来都写进了她的自传三部曲:《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和《无鸟的夏天》。在第一部《伤残的树》中,韩素音讲述了家庭背景对自己的影响。韩素音和她的兄妹一出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他们在家讲中文,出外学英语;吃欧式早餐、中式午餐、混合式晚餐;上午穿着中式服装、带着毛笔和墨盒上中国学校,下午又去法国修道院学校,她的家庭在当时的乡村堪称一绝。韩素音的讲述为民间记忆奉献了许多鲜活的细节和独有的观点,使得历史碎片犹如珠玉,有了情感与温度。
韩素音自传三部曲
在经历了几年的寡居生活后,韩素音于1952年嫁给了在香港的英国出版商唐柏(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唐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韩素音继续行医,客居南洋长达12年之久(读者可参阅新加坡八方出版社2016年版《韩素音在马来亚》一书),其间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但后来两人离婚,再次劳雁分飞。
1952年,韩素音与康柏的婚礼
之后,韩素音嫁给了当年印度军队的一位上校。这次婚姻给她带来了终生伴侣,韩素音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陆文星。他们育有3个印度血统的孩子,现均在印度成家立业。两人感情甚笃,相依相爱,晚年定居瑞士,直到2003年,陆文星因病辞世。如此这般的跨国婚姻,正所谓“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不可谓不凄美。其实,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都是人生最好的启蒙与注脚,倘若韩素音没有经历这些凄美的婚姻故事,也就没有后来世人读到的人生三部曲系列小说。
韩素音与第三任丈夫陆文星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韩素音接受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去印度新德里度假,而后又去南亚一带旅游。在印度总督官邸里,韩素音见到印度总理尼赫鲁。随后不久,印度官方向她提供参观的新项目中,有一项是参观尼印公路风光(由印方捐建),向导是印方负责人陆文星。陆文星出身名门,父亲为一所大学的校长。1993年,韩素音回成都访问时,还向媒体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60年,印度为中印边界争端决意要攻打中国,派一位高级军官领兵前往印中边界,可这位军官说:“中国是友好邻邦,不能打中国人。”他的上级对此十分气恼,严厉地对他说:“你若不去就撤了你的职!”他却坦然地回答:“撤职我也不去。”这个故事中的那位高级军官就是韩的丈夫陆文星。在韩素音眼里,这位印度上校聪明、和蔼、宽容,并且热爱中国,这完全符合韩素音对于夫君的期许。
晚年的韩素音和陆文星
对于自传三部曲的整个创作过程,韩素音介绍说:“我从1964年动笔写这部家史,一直到1979年才得以完成。全书共分四部。每一部里包含历史、传记和自传,里面记录了几十年间的社会情况和历史事件,以及这些情况和史实对我父亲、我的家庭和我自己的影响。”
对于这自传三部曲,韩素音自己说:“作为一段特殊历史的经历者和参与者,自然有与别人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感触,我希望把自己的感受奉献给读者,而并非要为人生一劳永逸地提供什么灵丹妙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探究人的心灵,作者自己的心灵以及书中人物的心灵,用心灵与读者对话。我写作的目的是引入普世的人性,从而唤起人们美好的思想和感情,明辨是非,争取光明。” 如果说韩素音的自传小说见证了中国现代史,应该是并不为过的中肯评价。
韩素音
韩素音写得最好的一本书是她的自传小说《瑰宝》,原版书名为A Many Splendoured Thing,以流利英文写成,1952年在英国刚一出版即引起轰动,旋即被译为多种文字,几十年间被不断再版。出版商乔纳森•凯普在写给韩素音的信中这样说道:“尊敬的女士,我在英国的公共汽车上看到的妇女,胳膊下几乎都夹着一本您写的书。”1955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把它搬上银幕(译名《生死恋》《爱情至上》),在原书名前添加了一个词,改成Love is A Many Splendoured Thing,则有商业片的煽情之意,画龙点睛,收事半功倍之效。果不其然,次年获得了三项奥斯卡奖,韩素音本人也因此而驰誉国际文坛。至今我仍不太明白,夏志清先生为何没有在《现代中国小说史》里辟出专章,推荐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以她当时获得的国际声誉,早已超越了同样能以英文写出美文的张爱玲。
1955年,由《瑰宝》改编的电影《生死恋》
04.
文坛传奇,韩素音的世界声誉
晚年的韩素音常应邀去美国、德国、瑞士等20多国讲学和游历,介绍中国历史等问题,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文章著作。1989年,在她的资助下,中国翻译协会开始举办“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以鼓励更多中国国内青年翻译人才的涌现。此项大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翻译界影响力最大的竞赛。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冰心文学奖”也是在韩素音等人倡议下设立的,于国于民,实在是功德无量之举。
1987年韩素音在北京拜望冰心
多年的耕耘,使得韩素音在国内学术界人脉极广,许多大学校园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有关她在西方文坛的影响力,作家刘心武曾说,“我曾在南特和巴黎询问过10名受过高等教育、职业不同的法国人,问他们读过哪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其中九人都肯定地回答:韩素音。”由此可见,她写的关于中国的回忆录,已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的必读书之一。对于国内读者而言,她的小说《瑰宝》以及自传三部曲近年来已多次由国内出版社再版,可以阅读分享。
韩素音
在这些书重新出版的序言里,韩素音写道,“我虽客居烟波千顷的瑞士莱蒙湖畔,又因身体原因,已十余年没有回到中国看看了,但这丝毫不能冲淡我对她的感情,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生命。”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了一般人自我讲述的范畴,冯玉祥、蒋介石、戴笠、刘湘、李劼人、龚澎、冯亦代、叶君健、季羡林、谢冰心、巴金、周恩来、毛泽东等各级各阶层人士都出现在她的回忆录里,这是当年身居海外的夏珍珠、林语堂、张爱玲们所无法超越的文学人生故事。
瑞士瓦莱州图书村为韩素音女士树立的雕像
据说韩素音的名字是有讲究的,寓意“汉属英”,但她挚爱故国,虽然身在远方,作品大多以母国作为叙事主体。“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跑来跑去: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她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通过撰写自传系列,用心灵与读者对话,她非中国籍,却穷极一生只为中国代言,令人感佩!那个年代,她的名字曾风靡中国,至少有一亿国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转载,侵权必究!
瞭望世界,更懂中国
长按二维码 关注看更多
【世界华人周刊版权所有,华哥编辑】
欢迎分享
回复下面的数字关键词可查看
【903】朴槿惠,被操纵的小女孩
【909】为什么中国游客被关小黑屋?因为总有同胞在坑自己人
【927】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她们拿起冲锋枪,成了恐怖分子的克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这个作死的90后,将会改变世界格局